2024年7月28日是第14个世界肝炎日,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“消除肝炎,积极行动”。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病毒性肝炎防治意识,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,最大限度遏制新发感染,有效发现和治疗患者,切实减轻疾病负担,尽早实现“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”的目标。
一、什么是肝炎?
肝炎是由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、酒精、药物、化学物质、自身免疫等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的统称,其中病毒感染导致的肝炎较为常见。病毒性肝炎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,主要肝炎病毒有五种:甲型、乙型、丙型、丁型和戊型肝炎病毒。其中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,一般预后良好;乙肝和丙肝病程复杂,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。
二、病毒型肝炎通过什么途径传播?
(一)甲型和戊型肝炎:经过粪-口途径由消化道传播,如食用被甲肝或者戊肝病毒污染的食物(如虾、蟹、贝壳类海产品)和水等。
(二)乙型和丙型肝炎:主要通过血液传播、母婴传播和性传播,但并不通过拥抱、握手、咳嗽、喷嚏、在公共游泳池玩耍或类似行为等传播。
(三)丁型肝炎:丁肝病毒是一种依靠乙型肝炎病毒进行复制的病毒,只有感染了乙肝才可能患上丁肝。
三、如何预防病毒型肝炎?
(一)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、有效的措施。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。除新生儿外,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、经常接触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员、男性同性性行为者、有多个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。乙肝母婴阻断措施可有效预防乙肝母婴传播。
(二)注意饮食、饮水卫生和接种甲肝疫苗、戊肝疫苗,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。搞好环境卫生,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,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洁净的水源,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
(三)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,可有效预防乙肝、丙肝。目前尚无丙肝疫苗。拒绝毒品,不共用针具注射毒品;杜绝非法采、供血;到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注射、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,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纹身、穿刺等工具,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、牙刷等容易被血液污染的个人用品;正确使用安全套,避免不安全性行为等。
(四)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或易感染人群,应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。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,如有不洁饮食史或病人密切接触史,并伴有疑似病毒性肝炎症状:建议易感染人群和肝脏生化检查不明原因异常者,主动到医疗机构进行就诊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