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方网站!
手足口病“偏爱”婴幼儿 闲时遛娃别大意
来源: 十堰市疾控中心     |    作者:      |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3-03-20     |     [大   中   小]
3月起,气温升,十堰进入了一年中的颜值巅峰期。不少家长会在闲暇时“遛娃”,赏春日美景。日前,记者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,据近几年监测提示,每年五六月份的春夏交替时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,随着气温升高,病例会逐步增多。广大家长特别是幼儿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口、手、足,发现异常要及时送医就诊。家长也可给孩子接种疫苗,以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。
据悉,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,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。以发热、口腔粘膜疱疹或溃疡、手、足、臀等部位皮肤出疹为主要特征,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,如脑炎、脑干脑炎、急性弛缓性麻痹、肺水肿、肺出血、心肺功能衰竭等。
“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、疱疹液、鼻咽分泌物、唾液及接触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。公共场所及孩子们共用的游乐设施都是易于手足口病传播的场地,如孩子们喜欢的蹦蹦床、海洋球池和大街小巷常见的摇摇车等。”十堰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,如有患手足口病的孩子使用过这些游乐设施,商家未能及时进行消毒,那么其他孩子再次接触就可能出现交叉感染。
疾控专家提醒家长,在传染病高发季节,“遛娃”时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,尽量多选择户外活动。“遛娃”回家后要及时做好消毒工作,给孩子洗手、洗脸并更换干净的衣服,同时密切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。
“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,呈自限性,7-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。患儿发病初期常出现发热、食欲不振、疲倦或咽喉痛。发热1-2天后,在舌头、牙龈和/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水疱,痛感明显,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,后形成溃疡。另外,多数患儿手掌、脚底会出现皮疹,皮疹通常不痒,有些皮疹带有水泡,其他部位如臀部、膝盖、肘部、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。部分病例无发热。“十堰疾控专家 表示,如发现孩子出现类似手足口病的症状,应及时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。
如何才能预防手足口病呢?十堰疾控专家建议:“目前可以接种针对肠道病毒71型(EV71)的单价疫苗进行预防,此外,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很重要。”在日常生活中,一定要注意手卫生,勤洗手;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绢或纸巾遮住口鼻;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;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,如亲吻、拥抱等;经常清洁和消毒(含氯消毒剂)常接触的物品或物体表面;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