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学啦,小心“开学病”

来源: 十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    |    作者:      |     发布日期: 2022-02-17     |     [      ]

目前,各中小学开学在即
人员流动和聚集现象明显增加
校园内容易出现各种流行性传染病
也称之为“开学病”
在此,十堰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
重点防范以下8种病
 
1新冠肺炎
 
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呈大流行态势,目前新冠肺炎病例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为主,多国流行病学数据提示,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能力较其他变异株有所增强。
 
2诺如病毒
 
感染性强,以肠道传播为主,病程较短,主要症状为恶心、呕吐、发热、腹痛和腹泻。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,无粘液脓血。病程一般为2~3天,以3-4月为高发季节;潜伏期多在24~48小时;各学段均易感;通过污染的水源、食物、物品、空气等传播。
 
 
3流行性感冒
 
潜伏期短、传染性强、传播速度快。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病,高热,体温可达39~40℃,伴畏寒,发热可持续2~3天。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。常有咽痛、干咳,鼻塞、流涕等。高发时间为3-7月,潜伏期一般1~3天,以空气飞沫传播为主,各学段均易感。
 
4手足口病
 
手足口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,主要通过消化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。主要症状表现为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、疱疹,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、脑炎、脑脊髓炎、肺水肿、循环障碍等。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,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。
 
5麻疹
 
传染性很高,首发症状出现3~5天后出现全身斑丘疹,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。主要症状为发热、红色斑丘疹,并伴有咳嗽、流涕、流泪、畏光、咽痛、全身乏力等,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发病高峰期是3-5月份;潜伏期6~18天;以8个月以内的婴儿、7岁以上学龄儿童、没有接种麻疹疫苗的幼儿及成人为易发人群,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。
 
6水痘
 
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传染性强。传染源主要是病人,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。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、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。患病初期可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,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,皮疹分布呈向心性,即躯干、头部较多,四肢处较少。大部分情况下,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,可不治而愈。
 
7流行性腮腺炎
 
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、全身性感染。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—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。患病初期可有发热、头痛、无力、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,发病1-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,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,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。
 
8食源性疾病
 
痢疾杆菌、伤寒杆菌、沙门菌、副溶血性弧菌、致泻性大肠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病原菌,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等症状,可伴有发热,严重者可出现脱水,往往在学校、幼托等集体单位发生。
 
预防措施
 
1、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,应定时定期给儿童接种疫苗。
 
2、加强个人卫生与个人防护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随地吐痰、勤洗手、勤换衣、注意口腔卫生,生活用品如毛巾、餐具等应定期消毒。
 
3、增强自我防护。注意佩戴口罩,并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。
 
4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生活有规律,睡眠应充足,饮食要均衡;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。
 
5、加强锻炼。增加户外活动时间,多帮父母做家务,劳逸结合,提高身体免疫力。
 
6、改善室内环境。室内常通风,改善空气质量,并保持室内清洁,必要时可消毒。
 
7、若儿童发生传染病,应在家隔离,家长不要害怕耽误课程而隐瞒病情,遵从学校传染病休复学管理制度;也不要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以免感染他人。
 
8、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,坚持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制度,做到早发现、早报告、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
 
9、教室、宿舍应每天定时通风换气,保持空气流通与清新,改善室内空气质量。
 
10、加强教室、宿舍、厕所、校园环境、食堂环境、餐具、玩具的通风和消毒工作。
 
11、针对新冠肺炎,各地区应根据当地要求,认真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。